核心发表,历来都是学术界的难题。约稿人手中的稿件堆积如山,自然投稿的录用率往往不超过两成。单位对职称的要求繁多,甚至有时连课题的支撑都不可或缺。然而,核心的发表难度,总是超乎我们的想象。否则,又怎会有那么多人,锲而不舍地寻找发表的渠道呢?务实的人,早已调整了目标,转向其他路径。
在核心发表愈发困难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应对,以评得职称呢?这里有两个建议。
一是发表书评。书评,作为应用文写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以书籍为对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曾有人预言,核心书评只是短暂的热闹,不会超过两年。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书评不仅度过了预测的生存期,而且其影响力还在不断扩大。从最初的不被看好,到现在的明确要求发表书评,这个转变确实令人惊讶。书评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与论文相当。它不仅可以为评职称加分,而且核心期刊的书评对作者单位并无限制,即使是职业学院的老师,也有机会发表。虽然发表书评的价格并不便宜,但考虑到书评通常只有一页,而论文则可能有两到三页,从性价比的角度看,书评似乎更具优势。此外,发表书评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写作过程“短、顺、快”。书评要求作者精心选择一本书,然后准确反映书的内容,介绍给读者,同时兼具思想性和价值感。而且,写书评的时间相对较短,思路也较为顺畅,是完成项目的捷径。
二是发表报纸文章。报纸作为评职称的途径,并非新鲜事物,但近年来,报纸理论性文章的普及程度开始大幅提升。报纸分为中央级报纸、行业报、党报等,评职称时,不同的专业单位会有各自的要求。例如,在党校单位,两篇北核文章可能等同于两篇省级党报文章,或三篇市级党报文章,甚至一篇南核文章。在各专业领域,行业报往往更受认可。例如,文化艺术界更看重《文艺报》等。在广电领域,《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而在高校宣传部和党支部,党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报(宣传版)则因其丰富的奖励和深入人心的宣传效果而备受青睐。至于报纸的发放,这主要取决于各个单位的具体需求,不强求,但如果有认可,安排起来也是水到渠成。对于评职称来说,报纸的性价比相当高。
再来说说网络文章,这也是一个炙手可热的选择。网络文章的一大优势在于其巨大的空间,足以满足全国范围内评职称的发文需求。只要文章质量上乘,其传播力甚至可以与期刊论文相媲美。许多单位为了提升影响力和学术传播力,已经开始重视网络文章的数量。当然,网络文章也有其局限性,那就是它们并不会永久存在于网络上。但评职称只需要提供相关的上网材料,所以这一点并不算太大的问题。
2025-05-09
《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会刊》省级万方 收:经济,贸易,会计,管理,人力,企业
2025-05-09
2025-05-09
2025-05-09
2025-05-09
2025-05-09
《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会刊》省级万方 收:经济,贸易,会计,管理,人力,企业
2025-05-09
2025-05-09
2025-05-09
2025-05-09
专业的学术出版、专著出书、专利软著、课题申报 一站式学术服务平台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