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启事
《新型城镇化》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登记,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主管,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知网、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网址:https://www.cnki.net
万方收录网址:https://www.wanfangdata.com.cn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0-1409/F
一、稿件征集范围
1、城镇观察(站在全国乃至全球的高度,以专家的视野,聚焦新型城镇化中的痛点、热点、难点,洞察和解析新的发展趋势、变革模式、成功之道、政策要义,为相关决策者、实践者、研究者等提供高价值参研成果发布平台。)
2、城镇治理(城镇治理包括城镇定位、城镇规划、城镇可持续发展、城镇公共服务、市政一体化、智慧社区、数字城管、交通物流、安全生产、环境卫生等多个层面,可谓大到产业发展,小到柴米油盐。本刊作为城镇化唯一的全国性期刊,理应对此予以重点研究和关注。)
3、智慧城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镇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中国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本刊要研究和关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集成技术,促进新型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论、新模式、新成果、新经验。)
4、新兴产业(新型城镇化要以新兴产业立足。本刊要研究各地产业发展规划,促进产业园区建设,关注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5G、特高压、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
5、生态环保(生态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构成。研究和关注节能减排、新能源、循环经济、绿色制造、文化创意产业、环保工业、绿色服务业等绿色产业,面向生态环保专业工作者及各大专院校生态环境科学师生等,打造其专业述评、专题报告、专业论著、调查研究、技术与方法、监督监测等方面的信息交流平台。)
6、金融财经(推进新型城镇化离不开金融财经,本刊将研究和关注城镇化建设与发展中的金融财经新思路、新方向、新作法、新成果、新经验,为各级金融财经从业者、产业及商务人士提供可供借鉴的价值讯息。)
7、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其目标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研究和关注县域经济发展,乡村治理、农业产业龙头,一乡一品,乡村旅游,民俗文化开发、农业合作社、育种科技、养殖科技、土壤治理、数字乡村、美丽乡村建设、乡村电商、特色小镇等)
8、文体卫教(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工作是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工作之一,本刊理当研究和关注城镇化建设与发展中文体卫教事业的发展,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界的管理者、从业者、研究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交流平台。)
9、封面人物(每期一个封面人物,该人物事迹与上述8个栏目有相关联性)
二、现有栏目设置
【政策导向】 以书评形式报道党和国家关于城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
【声音观点】 以书评形式报道国内城镇化专家最新观点。
【特 稿】 以书评形式报道有关我国城镇化方面最新分析、最新评论、最新论述。
【热点报道】 以书评形式报道党和国家关于城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特色小镇】 以书评形式寻找、发现美丽中国、地方亮点,多角度呈现地域优势和产业特色。
【动态速览】 以书评形式凸显“城镇生态化、城镇智慧化、城镇产业化、城镇人文化、城乡融合化”,赋能城镇经济,提升城镇品质和魅力。
【问题研究】 以论文形式总结城镇化建设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反映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成就。
三、投稿须知
1.征文稿件主要采用新闻稿件、文学创作及调研报告征集等形式,要求紧扣我国城镇化建设这一主题,思想健康,文笔流畅,叙述生动,立意新颖,事实准确,条理清楚,语言简练,逻辑严谨,文风朴实,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启示性;
2.文章体裁不限,书评稿件800-2000字左右,论文3000-4500字符左右(不需要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少量)。
3.征文必须是原创作品,并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单位、职务、邮箱、电话等个人资料。来稿用word格式排版,图表等务必准确、清晰、规范。
4.不收单纯研究规划、设计、方案方面的稿子,必须与城镇化建设、实施相结合。
四、出刊内容摘要
■ 政策导向
科技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
《“十四五”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解读
坚定发展信心 乘风破浪向前
——与会同志谈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国务院关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批复 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推动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工作的通知
推动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答记者问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鼓励类产业目录》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 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答记者问
■ 声音观点
陈锡文: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村农民共同富裕
邓秀新: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要把握“一二三”原则
姜友文:解决“三大差距”,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李小云:共同富裕的核心是缩小城乡差距
李旭章: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
刘守英:多措并举,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短板
刘喜堂:加快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
魏后凯:促进农民共富的关键举措
席 恒:西部地区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
郑功成:以乡村振兴引领农民共富
程 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冯文猛: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刘立峰:发挥投资扩内需优供给的关键作用
刘 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刘治彦: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断向纵深发展
马庆斌:实现扩内需和城镇化战略有序衔接
覃成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
魏后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目标和驱动机制
张 辉:找准比较优势推动区域一体发展
周 卫:以科技创新破解“耕地要害问题”
金壮龙:传统产业改造: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罗 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王志刚:我国科技在进步 OpenAI成果有优势
王玉志:有序推进城市更新行动
周 岚:推动市场力量深度参与城市更新行动
卢天锡:加紧建立城市更新长效机制
黄润秋:推动环境质量从源头上改善
王祥喜:把防范重特大事故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倪 虹:城市更新的目的就是要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王广华: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洪银兴:以新型城市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迟福林:以结构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
蔡 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特征
戴宏伟:加快产业升级,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于 丽:在区域协调发展中推进现代化
张照新: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宋 瑞:乡村旅游与产业融合,探索新模式新业态
戴 斌: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重要抓手
石培华: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的启示
翟雪玲:发展乡村服务 激发消费潜力
■ 特稿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中国新型城镇化进入区域协同发展阶段
高质量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世界级城市群
超大特大城市治理要主动适应数字时代要求
以高质量城市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城市崛起的样本分析
把握通勤圈内涵特征,引领现代化都市圈稳步发展
理史·新势·重识—对新时期我国城市设计工作的认识
中国式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
雄安:六个大场景,“跃出”未来城
■ 热点报道
2022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发布
《现代化成都都市圈发展指数》发布
因地制宜 统筹发展 探索推进乡村振兴“郝峪模式”
精明增长在攀枝花市西区的实践探索
促进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高质量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智慧城市”数治善治,数字化转型发展保障城市安全
以PPP模式探索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
生态文明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成就
“品牌赋能+产业育城+EOD示范”绘就五大连池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安徽利辛阚疃镇:“药光互补”走出双赢之路
城市更新 正在行动
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2023年重点抓好十二个方面工作
优化城市功能 提升城市能级——“三个做优做强”战略剖析
超大特大城市治理要主动适应数字时代要求
新型城镇化要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三大着力点
老旧小区:改出新面貌,提升幸福感
坚持系统观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释放内需潜能
烟草威胁环境:做好控烟管理,助力城镇生态文明建设
哪些中国县城最具吸引力
千亿大镇的竞赛场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联合德勤中国发布《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指数2022》
去有风的地方追风赶月 去过有一种生活叫大理
建设数字中国 赋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65.2%的城镇化率意味着什么
城镇化,重大节点已至
城市规模、“强省会”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
中国城市化进程新特征
国外城市智慧式治理的新进展
提升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保耦合度,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55协调发展,区域共谱“协奏曲”
乡村振兴:加强人才建设,促进产业发展
低碳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策略探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
城市更新背景下古建筑保护数字化应用研究于汶涛
“多规合一”视角下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的融合思考
支部领办合作社 村民增收共富裕
描绘村美人和共富的动人画卷——从三组数据看“千万工程”二十年引领浙江山乡巨变
“李指导来了以后,总有很多金点子”
以沙产业促西北生态脆弱区乡村振兴
田园小镇的建设管控和景观营造——以海南博鳌小镇为例
深入打造“善文化”内核和标识,建设“善美之城”城市品牌
加强数字建设整体布局 打造式现代化重要引擎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高质量发展
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城市保护
山东淄博:探索养老新模式 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落地社区
■ 特色小镇
桑耶镇:高原生态绿色小镇
建德杨村桥镇:高效农业推动草莓产业跃上新台阶
萧山图灵小镇:都市核心区小镇的“腾飞之路”
绍兴,有一个黄酒小镇
闽宁镇:奏响乡村振兴曲
■ 动态速览
“古镇之间”中国古镇文旅发展交流会在高都举行
安徽灵璧:高品质打造国家级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县
45个重点城市城镇化率:这六个城市超90%
湘潭市多措并举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神木市马镇镇:狠抓项目促发展 乡村振兴添活力
安徽省第三批特色小镇网络影响力指数2022年度榜单公布
加快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 把潜在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南京今年将新改建33座城乡公厕
交通运输部将在北京举办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3)
辽宁沈阳市出台实施方案2025年基本形成全域标准体系
宁夏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去年海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2%
《中国城市更新白皮书(2022)》暨《2022年度中国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典型案例选编》在京发布
浙经国际企业家与乡村项目业态赋能会议成功举办
京津冀城市群蓄积发展新动能
重庆永川如何落实“一号工程”,加快建设双城经济圈桥头堡城市
第三届乡土论坛在柳州市顺利举办
文化赋能十三陵镇乡村振兴战略合作签约暨研讨会在京举办
法国企业中国合作:聚焦乡村振兴、绿色发展
■ 问题研究
实现共同富裕:坚持家庭联产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以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为例
以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共同富裕
何文炯:基于共同富裕的富民强村浙江探索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与空间关联性分析——以长江经济带108市为例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农民工的返乡建房行为研究
新型城镇化导向下中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
我国大城市发展演进历程及重构探索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乡村文化振兴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就与发展趋势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干预策略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探析
郑州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路径分析
面向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乡村发展策略研究——以三亚市域乡村为例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城市广场设计研究
以文化打造郑州中心城市建设路径探析
基于国土空间整治的乡镇空间治理机制与路径探析
基于城市更新理念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探索
新型城镇化战略下中心城区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路径研究——以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为例
沿黄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后疫情时代对南京中心城市功能的思考及建议
城市园林精细化管理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分析
“层层传导”的城市更新模式——以九江市为例
中国城镇生态环境遗感监测现状及发展趋势
山地小城市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方法与实践
城市记忆工程公共语言景观建档策略
新型城镇化对我国碳排放影响的区域分异性研究孙铁柱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镇产业发展研究——以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热柘制为例 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转向与实施路径
测绘技术在城镇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中以县(市、区)为单元分级防治指引的方法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风景园林建设探讨
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两岸滨河天际线探究——基于分形理论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空间更新与治理
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保护探究
基于乡村振兴的我国乡村体育研究现状与热点问题分析
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引发的城乡韧性发展的反思
浅谈绿色建筑理念在城镇化建设中的运用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新区城市设计方法探索——以合肥运河新城概念性总体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为例
城镇化土地利用模式与管理实践下的土地经济效益分析
探析小城市特色产业
2025-04-16
2025-04-16
2025-04-15
北大核心,戏剧论坛栏目 热剧档案栏目 戏剧剧本栏目 剧作家作品栏目,歌剧 舞剧 音乐剧都有有过审题目,刊期26年上
2025-04-15
《东*西南*北》2025年3月 已出刊邮寄! 万方维普收录,省级半月刊
2025-04-15
2025-04-16
2025-04-16
2025-04-15
北大核心,戏剧论坛栏目 热剧档案栏目 戏剧剧本栏目 剧作家作品栏目,歌剧 舞剧 音乐剧都有有过审题目,刊期26年上
2025-04-15
《东*西南*北》2025年3月 已出刊邮寄! 万方维普收录,省级半月刊
2025-04-15
专业的学术出版、专著出书、专利软著、课题申报 一站式学术服务平台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